1、天人同悲,常怀典范

2、古代母亲亡故称丁母忧、辞堂、失恃。

3、先母,先慈,先妣,碑文上多用最后一个【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4、引证:唐·韩愈《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墓志铭》:“公先妣,渤海李氏,赠渤海郡太君。

5、先妣[xiānbǐ]亡母。

6、母亲过世后称为先妣。

7、引证: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兄弟襁褓时,先严、慈便相继弃养,亏得祖父抚养成人,以有今日。”

8、非常钦佩楼主对父母的一片孝心。  人去逝后,如要立碑,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贯、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写碑文应对死者充满敬意和感情。碑文多少与碑体大小有关。有关简介的碑文较多时,为保持正面雅洁庄重,通常可以将碑文刻在背面。通常父名前用显(先)考,母名前用显(先)妣。专门刻墓碑的人都知道正面应该怎么刻,您只须提出基本要求即可。有一点相当重要,立碑人中千万不要遗漏了有关亲友的名字,并注明与父母的关系。农村朋友经常为这些事情搞得不愉快。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最多的只是立在墓前的墓碑,这种碑,只起标识作用。故而格式比较固定,一般刻碑的人也都会。居中竖写大字,如:故显考(妣)某大人(太君)之墓。如果是合葬墓,可以写:故显考妣某大人某太君合墓。右侧小字说明死者生卒年月,如:其来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最好用干支纪年,下同),其去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左侧一定要写清楚立碑人的姓名,及其与死者的关系。直系亲属一般都要写上。如:孝子某,女某,孙某等。最后,左侧和右侧一样,小字写上立碑日期。如:某年某月某日吉时立。

9、恩泽四海,功高九天。

10、“显考”。

11、先慈[xiāncí]称亡母。

12、驾鹤西去,音容犹存。

13、恩重如山,泽被后代。

14、亡母尊称:先妣,美称:显妣。

15、总之,“显考”和“显妣”以及“先考”“先妣”是存活在世的儿女对已经离世的父母的古老而又无限尊敬的称谓,是中华古老的民俗文化流传至今的具体表现,是属古老文化的民俗部分

16、先考,是对已离世的父亲的称呼,“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

17、根据我国的传统风俗,过去称呼自己已经去世的父亲为“先父”、“先公”、“亡父”、“先考”。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18、“显妣。”“显”同“先”,在墓碑上都是表示同一个意思“先辈、已经对过世的长辈的尊敬”。“妣”是对已经去世的母亲的尊敬的古老称谓。“妣”是古代人对母亲的尊称,“妣”在墓碑上又表示女性坟墓。

19、悼念母亲碑文的四个字成语如下,德高望重,含辛茹苦,舐犊情深,谆谆教导,诲人不倦,言传身教,母爱如山,母慈子孝,慈眉善眼,流芳千古,撕人远去,百哀莫辩,音容宛在,浩气长存。

20、“显考”和“先考”是同一个意思,是现在存世的子女,即健在的子女对已经去世已经离开人世的父亲的尊称,是表示对死去的父亲的最尊敬的称谓。“考”古代人对父亲的尊称,在墓碑上又表示男性坟墓。

21、“考”和“妣”,原意是分别指父亲和母亲,后来则分别是指已离世的父亲、母亲了。所以先考和先妣指的就算对离世的父亲、母亲的尊称,而之所以在加上一个“先”字,则有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哀痛之情。在墓碑上面,前面写的几个字基本上都是差不多,常见到的是故先考、故先妣,偶尔还能见到一些是故显考、故显妣的字样

22、中间写:显妣某母某氏××老孺人之墓左边写男(或女儿)××率(儿子,女儿)××敬立右辺写:公元××××年××月立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