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文】

2、《礼记》

3、《大学》

4、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5、修养自己,整顿家庭,治理国家,使天下平安。如果自己的品德端正,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行动;如果自己的家庭有序,国家端正,天下安定,那么天下的人民都会归心向善。无论是天子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根本。如果自己的品德不正,就算下令也不会被人遵从。

6、《春秋》原文: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7、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8、《大学》中庸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和原则,通过修养自己、整顿家庭、治理国家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9、《尚书》

10、以下是《大学》中庸的原文及解释:

11、《中庸》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家治,其國正,其天下平,天下之民歸心焉。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本。其身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也。

13、《尚书》原文: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14、《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分,由孔子的弟子及后人所编纂。《大学》主要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和方法。

15、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1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7、中庸之道,可謂至矣!民鮮能久矣!

18、《周易》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9、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0、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21、《诗经》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2、《春秋》

23、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藏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着。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24、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25、《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6、《礼记》原文: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27、《周易》

28、中庸之道,可以说是最为至善的道路!但可惜,人们很少能够长期坚持。

29、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30、《诗经》

31、大学中庸四书五经的原文如下

3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3、《中庸》

34、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超过了中庸的度,愚蠢的人智力达不到中庸的标准。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35、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普通人很少有能长久实行它的!”

36、【原文】

37、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38、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无所顾忌。”

39、天命称为性,按照性行动称为道,修养自己按照道称为教。道是不能稍微离开的,可以离开的不是真正的道。因此,君子要警惕自己看不见的东西,畏惧自己听不到的东西。看不见的是隐藏的事物,显而易见的是微小的事物。所以,君子要谨慎自己独处的时候。

40、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4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2、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浅显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缺点,宣扬人家的好处。两个方面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43、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