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四个基本点?

一、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而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野蛮的,退步的。而中国的反侵略是正义的,是进步的。 三、日本虽然战争力量强,但是日本很小,战争潜力很弱。人力军力财力均十分匮乏,经不起长时间战争的消耗。而中国虽然战争力量相较于日本稍显薄弱,但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 四、日本的非正义战争,是不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在国际上是失道寡助的。而中国的正义战争可以获得许多国际社会的支持,是得道多助的。

论持久战是什么意思?

持久战,持续时间较长的作战,是相对于速决战而言。有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持久战。战争中正义的一方,在敌强己弱的情况下,通常在战略上采用持久战的方针,通过长期的作战,逐步削弱敌人,转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最后赢得战争的胜利。

论持久战是形成还是产生时期的著作?

产生时期的著作。 《论持久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 1938年7月首次出版。[4] 书中,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分析战争的形势和特点,科学预见战争的前景和进程,明确指出胜利的道路和方法,回答了困扰人们思想的种种问题,对制定全国抗战的战略方针,鼓舞全国人民的必胜信心,产生了重大影响。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 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 《论持久战》阐述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敌方进攻的阶段,我们在进行防御阶段,而第二个阶段就是敌方战略保守,而我们正在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就是我方进行反攻的阶段,地方进行战略退却的时期。 《论持久战》有什么意义呢?首先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抗战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了,让一个正在处于水深火热和迷雾中的人们找到方向,有了前进的方向,在带领下,我们人民群众振奋精神,人们万众一心,而正是这样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中,逐渐的形成了一个中华民族的不可抗拒的凝聚力! 在《论持久战》中,分析并且结合了 当时的时代被几个,再加上混合了当时的中日国情,而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总结出了当时敌强我弱、敌弱我大、敌退我进、敌寡助我多助的特点。

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为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而发表的著作。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国内出现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论调。 有些人认为“战必败”“再战必亡”,也有些人幻想单纯依靠政府、军队和外援能迅速取胜。 为了澄清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坚定全国军民抗战的决心,指引全国人民正确开展抗战,毛泽东深感有必要对抗战十个月的经验“做个总结性的解释”。毛泽东指出:“最后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

哪一年作了论持久战长篇演讲?

1938年5月26日到6月3日作了论持久战长篇演讲 《论持久战》准确把握了中华民族求独立和中国人民求解放的时代精神,又科学分析和解决了抗战的性质、路径、结局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体而论,《论持久战》在指导抗战长期性和现实性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为抗战实践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1938年的5月26日到6月3日,在延安抗战研究会上作了论持久战长篇演讲。7月1日,演讲稿以《论持久战》为题首次发表在《解放》第43、44期合刊上,之后又出过各种油印本和单行本,成为抗战时期中国最著名、印行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抗战著作。 论持久战中预见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其中,第二阶段也可以叫战略相持阶段。这篇著作中的很多预见,后来都被一一证实。

论持久战是在1938年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的重要演讲。 目的是为了从理论上阐明抗日战争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解答如何进行持久战以及如何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问题,批驳各种错误思想。从而,毛泽东作了《论持久战》。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以《论持久战》为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长篇演讲。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国民党内一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一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的必要性。毛泽东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最后的胜利一定是中国的。 《论持久战》发表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10个月,日军相继攻陷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地,对抗战失去信心者于是大肆宣扬悲观失望的中国“亡国论”。而此后,随着中国军队先后取得平型关大捷以及台儿庄大捷,又有人高唱迅速击败日本的中国“速胜论”。为了凝聚国内抗日力量,坚定国人的必胜决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全面、系统、深刻地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回应全国人民对抗战前途的关切。

1938年5月26日,毛泽东连续9天在延安中国抗日军政大学这里做了《论持久战》的著名讲演。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在上海、南京一带步步进逼,国内“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而中国军队取得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后,“速胜论”又流传一时。抗日战争的进程究竟会怎样发展?中国能否取得抗战胜利?如何才能取得胜利?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为了初步总结全国抗战的经验,系统阐明党的抗日持久战的方针,批驳当时流行的种种错误观点,从理论上指导全国的抗日战争,毛泽东决定写一部论持久战著作,全面深刻地论证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凤凰山下的这孔窑洞里,也就在这张桌上,毛泽东借着一盏煤油灯微弱的光,一连八九天,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写作《论持久战》。在泱泱5万言的《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分析了战争双方存在着的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这些基本特点既决定了中国不能速胜,也决定了中国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毛泽东科学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毛泽东这些清晰、精炼而符合实际的判断,回答了人民最关心而一时又看不清的问题,使全国民众对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和前途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极大提高了坚持抗战的信念。 《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抗日战争后来的实际发展,充分证明《论持久战》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

《论持久战》的写作时间是1938年的5月26日到6月3日,是在延安抗战研究会上的一个演讲稿。 在《论持久战》中,分析并且结合了 当时的时代被几个,再加上混合了当时的中日国情,而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总结出了当时敌强我弱、敌弱我大、敌退我进、敌寡助我多助的特点。 《论持久战》首先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抗战实际情况相互结合了,让一个正在处于水深火热和迷雾中的人们找到方向,有了前进的方向,在带领下,我们人民群众振奋精神,人们万众一心,而正是这样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中,逐渐的形成了一个中华民族的不可抗拒的凝聚力!

毛泽东“一贯估计中日战争是持久战”。1936年7月,他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就已提出坚持持久抗战的各项方针。抗战初期,当中国军队连连失利时,他始终认为:“最后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 到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从5月26日至6月3日,他又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讲演。这是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最重要的军事论著,回答了困扰人们思想的种种问题,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938年 《论持久战》写作时间为1938年。作者是毛泽东同志,是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所作的讲演。 1938年的时候,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这个时候中国社会上对中日战争主要有两部分观点:亲日分子鼓吹“亡国论”,认为中国必定灭亡,而亲英美分子则鼓吹“速胜论”,认为马上就可以战胜日军。 实际上,这两者都是错误的,都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这个时候毛泽东同志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

1938年5月底6月初,毛泽东在延安正式作了《论持久战》长篇讲演,有力地批驳了社会上弥漫的“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论调,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论持久战》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明确指出通过三个阶段,中国必将从劣势到中日平衡再到占据优势,而日本必将由优势到中日平衡再转向劣势。 《论持久战》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再次说明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论持久战是在杨家岭写的吗?

是的,论持久战是毛主席在杨家岭写的。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写的一篇研究、指导中国抗日战争的军事论著,同年5月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讲演。 《论持久战》科学地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是的 《论持久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 1938年7月首次出版。 书中,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分析战争的形势和特点,科学预见战争的前景和进程,明确指出胜利的道路和方法,回答了困扰人们思想的种种问题,对制定全国抗战的战略方针,鼓舞全国人民的必胜信心,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延安凤凰山麓毛泽东旧居居住期间,毛泽东写下了《论持久战》以及《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反对自由主义》等著作

论持久战主要有哪些内容?

论持久战发表于什么时候?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 原载1938年7月1日《解放》第四十三、四十四期合刊。1952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2011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

1938年。 《论持久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 《论持久战》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该著作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发表于1938年7月,对“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进行了驳斥,系统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38年5月 在1938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亲日分子鼓吹“亡国论”,认为中国必定灭亡,而亲英美 分子则鼓吹“速胜论”,认为马上就可以战胜日军。 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10个月。全国军民为了民族的生存进行了浴血奋战,天天都在渴望着战争早日胜利。然而,10个月中,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陷落。 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正确的认识了战争的发展方向。《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抗战后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篇著作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5-6月时发表的一个讲话。是指导我党我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敌斗争的一个战略思想。它坚定的我们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决心。

发表于1938年5月。 论持久战是1938年5月由毛泽东撰写的著作。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并从全国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地论述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从而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发表于1938年7月5日。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战略方针的长篇演讲。7月1日,演讲稿以《论持久战》为题首次发表在《解放》第43、44期合刊上,之后又出过各种油印本和单行本,成为抗战时期中国最著名、印行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抗战著作。1952年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论持久战发表在1938年5月。 此为历史著名的关于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巨著,是在总结抗战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国民党内少部分人的所谓亡国论进行有力驳击。

论持久战发表于一九三八年五月,这篇文章的发表,极大的鼓舞了全体指战员的精神,从文章中掌握了很实际的运用到了战争中

1938年5月。 〈论持久战〉一文发表于1938年5_6月间,作者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这篇军事哲学著作,为抗日战争指明了胜利的方向。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