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完这篇课文后,我觉得鲁迅尽管是富家子弟,但是他能与农村的闰土相交往,在日常的活动中建立是深厚的`交情,这就是深入生活不嫌弃贫苦,不会看不起穷人,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品格,鲁迅后来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我想是与这种品格是分不开的;同时我也深感闰土是个健康坚强、可亲可爱、勇敢机敏的农家孩子,在他身上有着非常优良朴实无华的品德,与这样的人交往可以学到好多知识、好多本领,好多乐趣!

2、润土是一个见识多广的少年,他给鲁迅讲了很多趣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壳,沙地看瓜……

3、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人,他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

4、他坚定“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这个信念,相信只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顽强地干下去,移山就不再是个梦。

5、这学期读了《少年闰土》,这一篇文章是从鲁迅先生的《故乡》中节选下来的,读后感想很深,让我对鲁迅先生和闰土都产生崇敬的心情,为他们的深厚感情而感动。

6、我也有好多亲戚在农村,我也经常利用假期回乡下,在乡下生活的日子确实很值得回味,我也要利用回家的机会多学习农村孩子的优良品德。

7、读完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要有开辟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才是鲁迅先生用一个悲伤的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

8、愚公移山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9、读祖冲之故事后感:祖冲之能在圆周率上取得巨大的成就,这和他执着、勤奋的研究态度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要学习他这样的精神,不达到自己的目标决不放弃。

10、闰土,一个和“我”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他调皮,喜欢插瓜,一个地道的农小弟,这些都是小时候的回忆。待过十几年后再回忆,再相遇我才深深的明白他已不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他目光呆滞行动迟缓,眼神里尽是那说不完的压抑与故事……

11、时代是风雨交加的,里面的人也是卑微的,很多本该自信与骄傲的少年却在一次次的风里变得不再自信不再阳光。我才明白,时代是我们争取的,追求的。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只有我们自己爱自己,相信自己始终是时代的后浪,这个时代需要我们。需要一个个自信的中国人,傲骨的中国人而不是像闰土一样的迷茫与卑微的“他”——闰土。

12、《愚公移山》讲的是愚公家前面有两座大山,家人出行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带领亲属一起去挖山。这事被智叟听到了,想愚公真是痴心妄想。第二天一早智叟去劝愚公不要挖山,愚公说,我死了,有我的儿子,子子孙孙干下去,不怕大山平不了。这句话感动了玉皇大帝,他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两座大山背走了。愚公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真让我感动。

13、少年闰土是鲁迅笔下最为突出的一个人物模型。《少年闰土》表现了一个原生态家庭中土生土长的孩子,对于自然对于命运的不屈服,但是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人可以健康的成长,但不一定能快乐的生活。这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个人命运所决定的。

14、文章主要讲了当时的鲁迅是一位富家少爷,住在城市里,过的是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因为大祭祀值年回老家而认识了一个乡下贫苦农民的儿子——闰土。他们在交往中成为了好朋友。通过雪地捕捉鸟类、海边拾贝、看瓜剌猹、青跳鱼儿等活动,玩的很开心,从而结成了好朋友。但正月过去了,鲁迅必须回城了,就这样,他们分别了。

15、少年闰土读后感

16、自从闰土走后,就没了音讯,只寄来了一包贝壳……鲁迅也送了他一、二次东西,但从此就再也没有见面了。

17、读完鲁迅先生写的少年闰土最深的感触便是:时代是后浪的时代,在一个落寞的时代里人们很容易变成那个时代的皮球。

18、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一个道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艰辛的代价!祖冲之、爱迪生以及其他的科学家都一样,他们的发明创造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同样道理,我们在学习上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失败了没关系,只要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的!

19、与其说愚公是靠玉皇大帝移走了山,还不如说是靠毅力,靠锲而不舍的精神。他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和他比起来,我还差很多。我的英语不好,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英语字典,开始我还认真看,过了几天,我觉得没意思了,也不看了。到了考试的时候,我的分数还是那么低。以后我要像愚公一样,做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比如说吧,在学习中,我们也要有愚公的这种精神。现在,我们的题目越来越难了,大家对题目也越来越没兴趣了,看到难的题目,索性不想,不思考,就靠老师和家长帮忙。我们现在要有像愚公那样坚持不懈的精神,多动动自己的思维,画画,找到解决题目的思路,看到这些“拦路虎”,千万不要慌张,它们只是吓吓你,只要你有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相信这些“拦路虎”就逃之夭夭了。

21、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那样才可以达到自己的要求,实现梦想!

22、康僧渊,晋朝人,本西域人,生于长安。

23、《少年闰土》是鲁迅所处社会的真实写照,也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友谊是不会腐朽的。我们要以一颗真诚之心去营造友谊,无论地位身份有何不同,都要像鲁迅先生一样用真诚平等的待人。

24、答:读完《少年闰土》这一篇文章后,我想到了自己。从前我家离学校不远,放假时也可以去找同学玩。当时,我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2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干任何事情,都要不怕困难,持之以横。只要有信心和决心,什么事情都能干好。

26、后来,我搬家了,搬到了杨家坪九龙坡区,这里离动物园很近,妈妈说从窗台看过去能看到动物园里面,刚开始,我挺高兴的,可是慢慢我觉得自己很孤单,我希望自己和闰土一样,可以迈出家门尽情地玩,像自由的小鸟,像无忧无虑的白云一样玩!

27、有一个古老的传说,铭刻在世世代代的信仰之中,被华夏儿女乐此不疲地传诵,筑起了无数人孩提时对神幻的向往,融入了岁月沧桑之后的深思熟虑,“愚公移山”,大智若愚;河曲智叟,大愚若智,在太行王屋面前,嗤笑讥讽,尽烟消云散于他的一声长叹之中。

28、认真读了大文学家鲁迅的《少年闰土》之后,我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鲁迅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彩,眼前不由得出现了一幅幅令人怡神的自然美画。

29、《少年闰土》读后感

30、我们祖国五千年文明史,正是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使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不绝。

31、首先,它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天人关系上,重人轻天的倾向十分鲜明。其次,愚公在批驳智叟时,关于山与人的关系的分析,实际上蕴含着进步的哲学思想,讲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生转化的道理。

32、祖冲之长大后推算出了“大明历”,编写了一本《缀术》,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数以上的科学家。正是因为祖冲之那强烈的好奇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成功的。祖冲之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时间与现代科学测定的数据相差不到一秒!可想而知,祖冲之这个测定的过程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和努力,也历经了多少的失败和挫折。可见祖冲之永不放弃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继续保持着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再通过刻苦的钻研以及持之以恒的态度,那我们一定会在科学领域继续发扬光大的!

33、闰土是个健康的少年,为什么呢?文中说“紫色的圆脸”是暗指闰土健康的肤色,经常劳作的象征。不仅如此,闰土还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少年。他不停的把自己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看跳鱼儿的事告诉鲁迅。鲁迅也十分渴望有闰土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34、“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种着一眼望不到边的西瓜,其间有一少年,脖子戴项圈,手拿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奋力的刺去……”

35、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个机智可爱而又勇敢的阳光少年便浮现在我眼前。

36、在当时的社会,上层和下层十分分明,闰土和鲁迅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所以,鲁迅以笔为武器,写出了许多作品来改变国人的现状,被誉为“民族魂”。

37、总记得文中,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圆月,海边是沙地,其中一少年,手拿一柄钢钗。

38、少年闰土是鲁迅《故乡》中的人物。读了少年闰土这一片段,闰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紫色的小圆脸,多么可爱的小伙子,不仅活泼可爱,而且聪明能干。他心里有很多有趣的事。小小年纪,就帮助大人做这样那样的事儿。刺猹一节,可以看出小伙子多么勇敢机智。

39、在社会中,我们也要有愚公的这种精神。在我们成长的旅程中,有不少坎河等着我们,要是没有坚持的精神,怎么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21世纪的接班人呢?还怎么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呢?要是没有这种精神,我们的社会怎么会这么美好,这么和谐呢?

40、愚公移山的故事,听了不止一遍,不止一次得被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这则故事流传了几千年,他的精神也激励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炎黄子孙,也想对大家说愚公执着的精神十分可贵,一旦认准了一件事情就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不管多大的困难都要设法去克服!

41、读了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我对愚公这种行为有了很多看法。大家可能都认为,愚公这是一种很笨,很愚蠢的一种做法,可是,大家想想,要是没有愚公这种精神,我们的社会还会那么美好吗?

42、我在学习当中,经常遇到困难,就没有决心和信心。今后我一定要像愚公一样,在困难面前,树立困难勇气和决心。对难题要刻苦钻研,努力争取好成绩。

43、本文讲述了闰土与一位富家小少爷的交往过程。与这位丰衣足食的小少爷来比,闰土仅仅是一位穷苦农民的儿子。但是,小少爷的知识浅薄,从来不知道天下的各种新奇之事。而闰土却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不受拘束。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封建礼教对那些小少爷们加以约束,导致他们像井底之蛙一样,只看见一块四角天空。鲁迅先生正是用尖利的笔锋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44、最让我感动的是愚公对智叟说的话:“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儿子还会有儿子,子子孙孙干下去不怕大山平不了。“愚公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高贵品质。为了方便大家,他宁可困难自己,愚公用这种牺牲自己的方法移动大山,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啊!

45、同时,寓言通过将愚公和智叟两个人物进行鲜明的对比,体现出了人定胜天的乐观信念。

46、课文通过“我”对三十年前和闰土之间的一段生活的回忆,刻画出了一个健壮机敏,聪明能干,有丰富知识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表达了“我”对闰土爱慕、敬佩和怀念的感情。衰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村,农民生活在封建政权的压迫剥削、愚弄、毒害的环境下。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

47、小时候的祖冲之可不太聪明,总是记不住圣贤书的道理,还被别人嘲笑为“小笨蛋”。虽然祖冲之不爱读圣贤书,却特别喜欢亲近大自然,他爱上了天文学,爸爸、爷爷也跟他一起研究天文知识。

48、我们不止一次地被愚公契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这则寓言故事虽流传了几千年,但愚公精神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炎黄子孙。

49、多么唯美的画面,可是鲁迅先生小时候因为是少爷,比如“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潮汛看鱼”对他来说都是新鲜事物。他能看到的是院子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50、少年闰土这篇课文读了以后,不由想起了童年的欢乐,那时的时光可惜永远回不来,现想起记忆忧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儿时的梦想和快乐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

51、我读鲁迅的这篇充满童年回忆的散文时,如同身在临其境,仿佛正在读着鲁迅爷爷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他,正在与闰土在厨房里谈天说地,聊个不停呢!那是鲁迅与闰土相遇的第一天。

52、此刻的城里人与农村人有很大的差别,看到《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后,我发现了这个世界很奇妙,很好玩,有许多我不明白的事都在那里展现出了,我也在那里的熏陶下一天天成长起来,一天天变得成熟……

53、我阅读了少年闰土后,深感闰土是个健康坚强、可亲可爱、勇敢机敏的农家孩子,在他身上有着非常优良朴实无华的品德,与这样的人交往可以学到好多知识、好多本领,我也要向闰土一样,经常利用假期回乡下,利用和农村少年交流的机会多学习农村孩子的优良品德。

54、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55、是什么时候我们的身份也渐渐生疏,他一句老爷我无从回答,“老爷”。

56、读《少年闰土》时,我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鲁迅的天真烂漫的感彩,眼前不由得出现一幅幅令人神怡的自然画面。

57、“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稀奇事,也都是我往常朋友不明白的。”我们这些孩子的朋友,没有一个能够真正见过世面的,我却在文中找到了“鲁迅与闰土: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这几件稀奇事,读了《少年闰土》我也才明白,我们这些天天自以为什么都有的孩子有多么可笑。

58、只要向愚公那样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任何事情都能做好。因为“有志者,事竟成”。

59、“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这是一篇具有神话色彩的古代寓言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做事要有顽强的忍耐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样再难的事也能办成。通过这个故事我深深认到: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愚公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应该和必须发扬光大的精神。

60、祖冲之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科学家和数学家,但是,祖冲之童年的时候并不是很聪明的。

61、该故事讲述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的“愚”与智叟的胆小怯懦的“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62、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63、面对烈日的炙热,智叟的冷言冷语,愚公丝毫不动摇移山的决心。

64、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写的故事情节有少年闰土,无忧无虑的少年闰土。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玩伴,经常在一完耍。他俩是小时候最好的朋友。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一直想念的小时候的朋友,少年闰土可爱,无忧无虑的生活,跟鲁迅先生结下来深厚的友谊。

65、祖冲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

66、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们的是一种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再坚定不移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67、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一书。他想把太行山王屋山移走,别人觉得他异想天开。他说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总有移走的一天。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

68、貌虽梵人语实中国,容止详正志业弘深。晋成之世,与康法畅支敏度等俱过江。渊虽德愈畅度而别以清约自处。常乞丐自资人未之识,后因分卫之次遇陈郡殷浩。浩始问佛经深远之理,却辩俗书性情之义。自昼之曛浩不能屈。由是改观。琅琊王茂弘以鼻高眼深戏之。渊曰:鼻者面之山,眼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时人以为名答。后于豫章山立寺,去邑数十里,带江傍岭林竹郁茂。名僧胜达响附成群,以常持心梵经空理幽远故。偏加讲说。尚学之徒往还填委。后卒于寺焉。

69、今天上午老师讲了《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学习后,我深受启发。

70、中国神话故事愚公移山读后感:

71、总之,少年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小伙子。跟后文写中年闰土的木讷形成鲜明的对比。

72、读完这个故事,我被祖冲之的好奇和坚持所感动,更为他那孜孜不倦研究科学的精神所感动。

73、秦朝和汉朝以前,人们以古率“径一周三”作为为圆周率,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应该是3倍多一点,不过究竟多多少,谁也说不清。直到三国时期,一个叫刘徽的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他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时,才求得π约等于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就在前人的基础上,刻苦钻研,终于精确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按照当时的社会状况,π的精确程度已经达到小数点后7位,可以说已经基本满足当时的科学技术要求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