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志於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守仁

2、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3、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4、圣人必可学而至。——王守仁

5、因此,王阳明强调读书的同时还要有思考和实践的过程,才能真正发挥书的作用,积累智慧。

6、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7、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

8、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9、王阳明曾言:“读书无用论,不过是聪明人自欺的借口而已。”

10、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11、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12、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

13、这句话强调了个人志向的重要性。王守仁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志向和目标,那么就无法在世界上取得真正的成就。只有坚定的志向,才能驱使一个人学习、奋斗和追求更大的成就。

14、王守仁(1472年-1528年)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被誉为“心学”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王守仁最经典的十句话之一:

15、昔镜未开明,可以藏垢。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

16、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对于别人的错误,只要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

17、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18、他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学习必须与思考相结合,思索问题后再去学习知识,否则会陷入无知的泥潭。

19、人都会犯错,因为犯错是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改过,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这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

20、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守仁

21、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22、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王守仁

23、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24、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

25、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26、知行本体,即是良知。——王守仁

27、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28、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王守仁名言

29、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王守仁

3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王守仁

31、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32、《周易》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33、他认为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仅仅读书不够,还要理解书中的道理,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自以为有了知识就足以驾驭人生。

34、王阳明:忿怒之类的偏颇情绪,人心之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不应当有而已。平常人在动怒时,控制不住感情,便会怒得过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体了。

35、志不立,则无航之舟,无勒之马。——王守仁

36、谦虚其心,宏大其量。——王阳明《传习录》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