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土社会的文盲多,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因为乡土社会的本质。即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2、一、乡土本色

3、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

4、在社会心理上: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

5、在乡土社会,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

6、“私”----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一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分的问题。

7、再论文字下乡

8、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9、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每家所耕的面积小,小农经营;二是在需要水利的地方,需要合作灌溉;三是为了安全;四是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

10、社会的结构架构(人伦)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构所做的事。

11、费孝通先生所著《乡土中国》中关于乡土本色的概括为:

12、村落间关系是孤立的、隔膜的——地方性限制——“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即礼俗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法理社会。

13、在乡土社会里不使用文字是因为面对面的来往是直接接触,不需使用文字。

14、词不一定要刻出来或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

15、以词析字,拆字显意。作者用原始的分析法表现字词在不同情形下的含意,并甄别不同的语境,防止了汉语中常见的语义模糊,为解释各社会事物的关系打下基础。

16、《礼治秩序》、《无讼》讨论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在乡土社会中。

17、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18、《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

19、《乡土中国》中,乡土本色是熟人社会相比较。

20、-------从空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

21、《差序格局》。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

22、四、差序格局

23、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性的体现:

24、家家户户都盖的大瓦房,愿来的村很小,现在人们把新房都盖到村外来了,一排排整齐的房子,红顶白墙。房子前后都是绿绿挺拔的梧桐村。有几个大爷大娘正在晒太阳,还有三四个儿童正在笑嘻嘻的追琢着。当时我就想还是老家的生活舒服呀。

25、与人交往的原则是个别化原则,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动的规则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26、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

27、《乡土中国》具有丰富的语言内涵。这是多方面的,小到状态、过程的区分,大到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无不信手拈来,轻松自然,重新讲述我们所踏中国大地的故事。

28、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人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记忆是多余的。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到自己记忆力不够时,方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

29、中国的传统道德孝悌忠信都是针对于自己的差距格局内的人的,像孔子经常强调的“仁”似乎是一种囊括一切美好品质和针对一切人的道德,但是作者认为孔子也不知道“仁”是什么,只能将它概括为一切私人道德的总和。

30、文化传承时间上的阻碍:个人的今息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解决时间阻隔依靠概念,也就是词。

31、二、文字下乡

32、这一章内容的构成前提是作者认为中国所有的人际关系格局都是由私人关系构成的,道德也是这样,道德仅仅应用在自己的“同心圆”,不在自己的关系范围内的人是没有被纳入道德体系的。

33、不同的社会格局构成不同的道德体系:西方-----游牧经济----团体格局------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者”Minister-----------如果者违反了这些“不证自明的真理”,者就失去了的资格。

34、------从时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

35、在差序格局中,公与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为“公”的。

36、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网式的社会关系影响到其他人,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合适的统冶秩序。

37、《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讲的是四种权力。关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该书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三篇中分别加以阐述。费孝通认为社会权力共有四种形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在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在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四是在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

38、“乡土”乡下人以种地为生,生于斯长于斯,土的内涵即为不流动。不流动在人与人之间的表现就是空间上的隔离,而隔离的单位是村落,即乡土社会中农民是聚村而居的。聚村而居的后果有二,一是对人熟悉,即乡土社会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就决定了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39、《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

40、可以参考《乡土中国》——乡土本色作者认为中国基层农村社会具有乡土性,土在这一章具有多层含义:泥土,文中写到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土是一种习俗,文中奶妈为作者准备了一包泥土,以备在异国他乡遇到水土不服时使用,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上也能看到一些医师也是用泥土水服来治水土不服之症;土意味着稳定,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农民对自己熟悉的土地是不算离开的,土地就是他们的一切;土意味着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依靠信任而不是契约。综上的一切在社会发生变迁之前都是那么的正常,但是在社会发生变迁后,乡下人就会被看成“土气”。而“乡”也不再是衣锦还乡的去处了。

41、五、维系着的私人道德

42、二是对事熟悉,即在这个缺少变迁的社会里,不需要抽象的普遍概念,人们只需要依据经验在个别的情况下了解事情即可。

43、在空间上:中国传统社会是不流动的。

44、中西对照,旁征博引。费先生作为通晓中西社会问题的社会学者,使用中英互译、中西互鉴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例证。在阐释各种词汇的区别与联系时,常会出现英文的解释。作者也常常借用西方社会学大家的语汇进行解释,这不仅消除了单语言理解的歧义,而且减轻了语言文字在描述实验时的绝对误差,还让学生们对社会学更有兴趣,树立起理性而经世济民的社会学观。

45、我已有好几年没回老家了。前几天回去了一趟。一进我们的村头眼前景像惊呆了,幸亏碰见了我婶,要不连自己的家都不认识了。

46、“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47、在人口发展上:也是依赖于地力、土地的涵养能力。

48、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所以中国人分外感觉到世态炎凉---------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而变化。----‘己’为中心,是一种自我主义

49、在生产上:中国传统社会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依赖土地生存、发展。

50、社会中人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

51、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有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52、《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

53、在这里作者还强调了一下“忠”,很多人觉得这个就像西方的忠诚,但其实“忠”通“衷”,是真诚的意思,对待别人要真诚。而经常强调的忠君爱国,其实是一种“义”,是君主和自己的个人交情。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