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顾炎武故居,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2、绍兴书院:绍兴书院是明代学者王守仁的故居,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之一。书院内保存有大量文化古迹和珍贵文物,包括王守仁的遗物、家书、手稿等。

3、顾炎武生活在明末清初年代。

4、他一生辗转,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2]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5、顾炎武故居原来占地只有6亩,现在的占地面积已经扩大至60亩,形成了包括顾炎武起居生活区、顾炎武祠堂、顾炎武墓和顾园几个景点,其中顾炎武墓地和顾园相连,形成墓、祠、厅一体的园林布局,为千灯诸景之首。

6、龙井:龙井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女诗人林徽因的故居,园内保存了她的生活痕迹和文物,并展示了她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故居建筑风格独特,环境清幽。

7、荀慧生故居是一处历史文化遗址,目前已经修缮成为开放式的博物馆,游客可以前往参观。这里保存了许多荀慧生先生的生活用品、、书籍等珍贵文物,展示了他的一生事迹和贡献。同时,这里的建筑风格也代表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特色,非常具有观赏性和学习价值。因此,如果您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不妨前往荀慧生故居参观,感受一下这位伟大先贤的思想和精神力量。

8、顾炎武与其夫人葬在一起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顾炎武卒千山西曲沃,由嗣子顾衍生,从弟顾岩扶板回是山千灯故单,葬干祖茔嗣父顾同吉,嗣母十贞孝之摹穴次位,幕前有碑,一刻“顾亭林先生暨配+硕人合草”;周围有砖砌矮墙,嵌有清石硬各一块,莫南有明皇朝为旌美先生嗣母王氏的贞孝坊;墓后柳树四棵,四周松柏数十株。

9、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10、从他参加弘光小朝廷,亦或者是自己与江南起义军联系,投笔从戎,还是后来与友结社,甚至到最后为了反抗去清朝统治,走遍中国神州大地,与各地抗清义士结合,都表明了他的个人立场。

11、人物评价

12、苏州的名人故居有苏州吴中区东山镇陆巷古村里的王鏊故居,王鏊是明代宰相,是明代时期非常著名的政治家,王鏊出生于今天的苏州吴中区陆巷古村,王鏊的府邸坐落于太湖边上,三面环山,风景美丽,值得一看。

13、首先顾炎武是也一位儒学大家,是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他在儒学方面成就非常高,反对明朝的阴阳心学、层主理学,倡导经世致用,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

14、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

15、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16、对于李自成攻破北京,顾炎武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反抗情绪,但是当清军入主中原的消息传来之后,顾炎武却坚决抵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在当时说出的,号召汉族人民团结起来,抵抗外族侵略。

17、沈园:沈园是清朝时期苏州著名书画家沈尹默的故居,也是一座典型的苏州私家园林。园内的假山、水池、廊亭、花卉等景观布局都非常精致,体现了江南园林的优美特色。

18、清朝康熙年间,曾开博学鸿儒科,招致明朝遗民。顾炎武曾多次受邀,但是都被他严词拒绝。能够被邀请在列,就已经能够说明顾炎武本人在儒学方面的成就了。多次受邀,足以证明顾炎武是当时儒学成就最高的那一列人的一个。

19、北京挂牌的31处名人故居分布于东城、西城、宣武三区,文化名人故居有23处。其中文化名人故居东城有9处,有梁启超、陈独秀、蔡元培、茅盾、欧阳予倩、田汉、杨昌济、朱启钤、老舍故居;宣武有8处,有朱彝尊、顾炎武、纪晓岚、康有为、谭嗣同、荀慧生等故居及鲁迅曾经住过的绍兴会馆和邵飘萍居所京报馆;西城有6处,分别是李大钊、鲁迅、郭沫若、齐白石、梅兰芳、程砚秋故居。

20、苏州有很多名人故居值得一看,以下列举了其中几个:

21、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22、顾炎武留下来的许多诗词,都包含了他本人的精神和思想。

23、顾炎武是一位博学多才之人,他博采众长,是天才型的人物。除了思想之外,他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

24、光看现在留下来,顾炎武的头像就可以知道。在清朝入关之后,实行“留发不留头”的断发政策之时,顾炎武仍然没有剃发,已经表明了他对清廷的反抗。尽管后来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他也尽量的维护自己的民族气节,绝不入清朝为官,接受清廷之召。面对邀请他的人,他说:“耿耿此心,终始不变。”甚至以死抵抗,说:“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

25、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苏州众多名人故居中的几个,还有其他如吴中申公祠、吴门画派创始人无为老人故居等也值得一看。

26、简园:又名“馥园”,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思想家、民主战士——张爱玲的故居。园内保留了张爱玲当年的生活痕迹和文物,并展示了她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7、林则徐故居:林则徐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改革先驱,他曾经担任过两广总督,提出了“救亡存”、“中体西用”等重要思想。故居保存完好,建筑风格典雅,内部陈设精美。

28、顾炎武是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只从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顾炎武对人民在国家统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学中学历史的时候,常常将西方的民主主义与顾炎武的某些思想联系起来学习,在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的当时,顾炎武能提出早起期民主启蒙思想,绝对算的上是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进步。

29、顾炎武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人,他是忠诚的,他的忠诚不是简单的对明朝统治者,而是对中华民族。顾炎武曾经提出过这样一种说法,他说李自成攻破北京,叫亡明国,但是满清骑兵入主中原,则叫亡天下。

30、历代评价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